發布日期:2025-03-05
第一個、隨緣消舊業想。
這是我們一般常用的方法。我對你這么好,你還不把我當一回事…那就是欠你的!前生欠你的,來還債!一個人經常去做一件好事情,但是你所得到的果報,卻是跟你所做的因地不相符合,你的果報非常的差,那就是有兩種情況:
1、你本身有罪業,先把罪業逼出來。有時候我們做了一個善法,它不是先表現善法,它先進入阿賴耶識,先把惡法逼出來,就是你本來有三惡道的果報…重報輕受。
2、你真的欠他,沒辦法,沒得說!隨緣消舊業,這是比較消極的看法。
第二個、當善知識想:這是積極的!
誒!這個是菩薩示現來考試的,我必須通過這個惡因緣來增長我止觀的力量、來增長我忍辱的功夫。
忍辱的功夫不是在順境完成的,忍力是從逆境的觀照當中,點點滴滴的,不斷的調整自己,失敗了不放棄,不斷的調整,慢慢、慢慢,你的忍力才會培養出來,是從逆境中培養。
第三個、代眾生受苦想:這更難了
代眾生受苦想,就是我們從逆境當中學吃虧,從吃虧當中培養一種慈悲的胸懷、菩提心的胸懷。
懺公師父說:一個菩薩你不學吃虧,你很難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的根本在學吃虧,這個吃虧就是忍讓。
不過也有人說:你情緒不好的時候,唱唱爐香贊也不錯,對了!妙境長老就這么講:有時候我們在修念佛止觀的時候,誒!很順暢,這車子開得很順,路上沒有什么石頭;有時候你怎么修,就是都不得力,挫折感很重,誒…唱唱爐香贊…真的有效。
你就在山中哼個爐香贊,唱完再去打坐,誒,不同…整個情緒有變化…總而言之,你一定要把負面的能量,把它釋放出來。
師父說:一個人經常把負面的情緒隱藏在心中,你很難去關心別人,你就很難發菩提心。
(來源:白云禪寺)
分享到: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