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1-06-07
少室山又名御寨山,據說金宣宗曾屯兵山上。金宜宗表面上說是屯兵,實際上倒不如說被困實在。
金朝貞佑元年(1213年),金、元兩家爭奪天下。元軍已經占領了金朝黃河以北廣大地區,在這種危機形勢之下,金朝把首都由中都(今北京附近)遷到汴京(今開封)。貞佑三年(1215年),元軍攻下金中都后繼續南進,汴京危在旦夕。金宣宗被迫退據中岳,固守少室。元將奴爾睦赤率軍追到少室山下。他看到山勢陡硝,不宜硬攻強取,便采取圍而不攻的戰術,欲把以金宣宗為首的統治集團和金朝全軍將士困死在山上。
不久,少室山頂金軍大營糧食將盡,人心慌慌,軍心不穩。金宣宗完顏旬于四月十四日夜間秘密派出使臣下山到少林寺借糧。金朝使臣向少林寺主教亨和尚說明來意。教亨和尚聽后心里犯難:白天元軍在寺院里進進出出,夜間金朝使臣下山借糧。不借,要招來金朝責難;借,要遭到元軍的打擊。前思后想,進退兩難。面對金朝使臣,教亨不說借,也不說不借。他手扶靈蓋走出室外仰觀天象,發現月扎護圈,圈缺西北,頓時有了妙計。教亨回到室內,金朝使臣連連催促說:“你少林寺借不借糧?借與不借,你要明說啊!”教亨和尚說:“你若來借糧,少林寺沒有。你若來要麥糠,派人隨便來擔。”金朝使臣一聽沖沖大怒,說:“我是來向你借糧救急,你卻給麥糠,難道你讓我們吃麥糠不成!”教亨和尚說:“少林寺的麥糠寶貴,能退元兵。”金朝使臣不相信地說:“圣上御駕親征都抵擋不了元兵,你們少林寺的麥糠怎么這么神,竟能退敵解圍?”教亨和尚說:“天機不可泄漏。事不宜遲,請大人派人速把麥糠運上山去,只等明日午后西北風起,揚麥糠解重圍。”金朝使臣半信半疑,可是沒有別的辦法。他只好依教亨和尚之計行事,回到金軍大營便連夜派人把麥糠運上了山。
少林寺主教亨和尚暗暗挑選數十名小和尚,改裝打扮成俗家弟子,在一個個耳語言傳之后,讓他們連夜走出山門去到民間。到天色將亮時,小和尚們又一個個神不知鬼不覺地回到少林寺。
到第二天(四月十五)下午,果然西北風起,從少室山頂刮下的麥糠落到元軍大營。加上元軍各個營盤昨夜都聽到兒童喊叫傳聞:“少室山上有回耬地,這頭種上,那頭成熟,打下的麥子吃不完,天不滅金啊!”元將奴爾睦赤聽了信以為真,趕緊上奏元太宗窩闊臺批準下令兵撤少室山。
金朝御皇大寨重圍得解之后,金宣宗完顏旬親自到少林寺叩謝。但少林寺主教亨和尚有先見之明,托故不見,這樣做為元朝建立以后的少林寺免除了一場政治災難。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