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剧场-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导航-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www.djsdh.xyz

清豐普照寺

發布日期:2016-03-29

字體大小:

 

清豐縣,古稱頓丘。春秋屬魏,漢置頓丘郡,隋恢復頓丘縣建制,唐大歷七年,因境內有隋孝子張清豐門闕,朝廷欽定為清豐縣,沿襲至今,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歷史。張清豐雖是中國文明史上的小人物,他的名字卻從唐代始作為一個縣名延續至今,這在全國范圍內也是唯一的。

張清豐是以孝道著稱于世,流傳下來的事跡有四:第一,頭爐燒餅獻父母。每天打出的第一個燒餅給父母吃,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傳說當時一些達官貴族,出高價、設圈套,購買頭爐燒餅,都未能得逞。第二,浚縣大伾山降香。說的是大伾山廟會,張清豐為母親免災、祝壽、天天占頭爐香。當時來大伾山降香的人很多,都想占頭爐香,甚至一夜不睡覺,排隊在廟門口,但等到廟門開后,頭爐香仍是張清豐的。據說是他的孝行感動了山神,是神仙替他燒的。第三,他因孝行純篤,弱冠時被舉為孝廉,官方屢召不仕,安居布衣,繼續孝敬父母雙親。第四,就是張清豐的母親死后,他在墳旁壘屋一座、守孝三年,每天飯前向母親祭奠罷,自己再吃。

張清豐的事跡至善至孝,感人至深,激勵著一代代清豐人。清豐縣城西北隅的十字路口處,于1987年建有清豐亭,亭內置“隋張清豐孝子祠”,后塑張清豐石像,旨在瞻仰古人,澤被后世。2009年7月,清豐縣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孝道文化之鄉”。


清豐普照寺位于縣城西南隅,原名圓明寺,始建于唐上元元年(674年),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改為普照寺,建有大殿、禪房,元末為兵燹所毀。明洪武年間進行復修,并建天王殿、水陸殿等二百余間。1933年年改為中山公園,辟建戲樓、假山、月牙河等。1938年,園內建筑慘遭日寇破壞。1949年,中共清豐縣委遷于此處辦公,現僅存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面積248.92平方米,單層廡殿式,綠彩琉璃脊頂。殿面前壁由朱漆木格扣合,殿內為縱四橫六合抱明柱排列,正面鑄有丈高銅佛三尊,四周泥塑羅漢十八尊,造形奇特,神態各異。四壁浮雕唐僧西天取經故事,造物神奇,表情豐富。內頂作圓形圖案,瀝粉金龍四條,正中繪有八卦圖,顯示明代中期佛道兩教相結合的趨勢。

普照寺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經滄桑,幾遭毀壞,寺內舊跡多已無存,大殿滿目瘡痍,殿內文物被劫一空。為了加強保護,借以發展民族文化,1980年有關部門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撥款15萬元,用木70余方,將大殿修葺一新。飛檐走獸,氣宇軒昂;紅墻綠瓦,相映生輝;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珍禽瑞獸,栩栩如生,再現了明代木構建筑巍巍雄姿,其宏偉壯觀甲于濮陽一市。

2008年8月,應清豐縣人民政府及清豐縣民族宗教局的領導誠懇邀請,少林寺正式接管了普照寺,并將清豐普照寺作為少林寺駐豫北地區的少林宗門寺院,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法師委派常住僧人并登記辦理了寺院的宗教場所開放手續,同時成立了清豐縣佛教協會,另贈送銅制釋迦佛坐像給普照寺。2008年8月7日,永信方丈委派弟子釋延逢及五名僧人進駐普照寺弘揚佛法。

2008年至2016年期間,普照寺多次舉辦大型法會,并傳授在家居士三皈五戒及菩薩戒。2012年6月,大雄寶殿全堂佛像貼金完畢。自中國嵩山少林寺接管普照寺以來,寺院內僧眾團結,嚴守凈戒,安心養道,信眾護持三寶,團結一心,積極走在促進社會和諧安定、教化民眾的弘法道路上。普照寺不僅弘揚佛法,還積極配合當地人民政府大力對外宣傳孝道文化,多次籌集善款,資助癌癥患者、失學兒童及災區難民,既為宗教慈善事業做出了表率,也發揚了佛教界的慈悲精神。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