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0-06-17
少林傷科特色門派發展的歷史,從異遠真人寫出少林傷科的第一部代表作《跌損妙方》至今,前后大約四百多年,其中主要經歷了初期的異遠真人先導階段,早期的少林派興盛階段,以及后期的散在發展階段,這三個時期都有其各自發展的特點,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重面充實豐富了少林傷科學術體系的實踐和理論。
第一階段是異遠真人先導時期:宋代陳自明曾經總結出傷科的形成與“下甲人”有關,“下甲人”多來源于士兵、拳師、武僧等。這些靠師授家傳醫術的下甲人療傷于民間,治創于軍營。醫技具有少林武術治傷救治與正骨特色,而這些下甲人既能習武,又有療傷正骨而別具一格。唐、宋、元年間,少林傷科治傷經驗多以秘本相互傳抄,或以師授。其間大量的療傷接骨方藥,如礦石類、蟲類、膏丸散劑型,多流落于江湖民間游醫,或居山隱士、僧人、異人。明朝中期正德、嘉靖年間(公元1506~1565年),異遠真人總結了唐、宋、元時期一些道人、僧人或者被稱為“異人”、“下甲人”的治傷良方,將那些秘傳的接骨治傷經驗于《跌損妙方》中公諸于世,使少林傷科學派之真傳秘方為世人所知,其后眾多傷科學家皆宗其說。異遠真人主要從三方面對子午流注傷科做出貢獻。第一是書中記載了“血頭行走穴道歌”,首先將子午流注的思想應用傷科學,同時闡述氣血流注源頭的時辰方位,間接強調了針灸經絡系統,尤其是任督二脈,對少林傷科學術思想的影響。第二是在治法中有“穴位論治”,記載長期臨床經驗摸索而得的全身57個傷科穴道,并根據穴道、部位不同載方藥102首。穴道論治與針灸穴位有著比較相近的治療思維,它不但使傷科治療趨向標準化,同時也開始對局部受傷與經絡臟腑的關系有所認識,為后來的引經藥用于傷科作了準備。第三是異遠真人對跌打損傷都主張用行氣活血散瘀法治療,他在《跌損妙方》中說:“夫跌打損傷,氣血不流行……治宜及早,半月后方,瘀血已固,水道不通,難為力矣”,所以書中藥方多為辛、微溫、辛平或甘涼等行氣活血之藥,如丹皮、柴胡、乳香、沒藥之類。所有這些,都是后來的少林寺派按穴治傷、平和用藥之準繩,因此異遠真人被認為是子午流注傷科或少林寺派的開山祖師。
第二階段是少林傷科學派興盛時期:明末至清中晚期,一些拳術技擊家相承異遠真人的按穴治傷、依穴位而加減用藥的治療法而自成傷科派系。這些人既是技擊家,又是僧醫或跌打正骨醫生,他們倚少林傷科而獨具一家,又頗有著述對后世醫家影響很大。明末清初家傳的《陳氏秘傳》所載錄的少林寺僧治傷秘方與異遠真人方相似;趙廷海《救傷秘旨》中所載《王瑞伯損傷用藥論》多為少林寺傷科方;江考卿《江氏傷科方書》所載方藥亦宗異遠真人之學,用藥大同小異,但也有其經驗創新。而趙廷海《救傷秘旨》中拳擊傷和骨折整治方藥,“十二時氣血流注歌”,36大穴的圖說和救治方藥,以經絡學說、子午流注為依據,按穴治傷、按穴位加減用藥的治療方法以及方藥的平和行氣活血化瘀,與異遠真人一脈相承而獨具一家,自成體系,在中國骨傷界獨樹一幟,舉足輕重?!毒葌刂肌酚盟幘珶?,僅載方6首和“少林寺內外損傷方”,后有《救傷秘旨續刻》和“跌打損傷辨生死訣”、“破傷總論”和“整骨接骨夾縛手法”,介紹了損傷重癥的鑒別診斷,開放性創傷處理和近20個部位骨折的整復固定和方藥14首,其中“輕重損傷按穴治法”,記錄34大穴傷損的治療方藥,用藥與36大穴相似,高度概括了少林寺傷科治療經驗。胡廷光、江考卿、趙廷海等人的著作均宗異遠真人之學,人們稱之為“少林寺派”。少林寺派既然宗于異遠真人,那么它也是在時辰血頭流注、穴位論治和方藥三方面,對中醫傷科有所發展的,具體表現是:以十二時辰配十二臟腑經絡;“致命大穴論”;藥物學上的進步。
第三階段是后期散在的少林傷科小流派發展:中、晚清以后,戰事紛亂,武術氣功門派日益繁多,少林寺門徒有流散各地之趨勢,再加上江考卿《江氏傷科方書》和趙廷海《救傷秘旨》的問世,使少林傷科技法逐漸流傳于江湖跌打正骨醫生手中。但是,正如《救傷秘旨》序中所說,“跌打損傷諸方,從古為技擊家所秘”,它們在被交換和傳遞的過程中往往有失完整,或互相混亂。另一方面,經過實踐這些跌打正骨醫生對少林傷科也有所再認識,這樣不少人都提出自己的“走穴歌”、“流注歌”,時辰流注的穴道也不盡相同,從而形成少林傷科百花齊放的小流派。從民間流傳的《少林寺十二時辰十二穴秘方》、《少林寺軍陣傷科秘傳》以及其它有關方面的資料來看,后期少林傷科沒有很顯著的發展,其理、法、方、藥與少林寺派一脈相承,大同小異。
在少林傷科發展的過程中以少林僧人為主要傳承的稱之為少林寺傷科,明代少林寺智正和尚,武藝超群,而且酷愛醫學,博采眾方,收集了明以前寺院武僧自救療傷之秘驗方,輯成《少林寺秘方》,墨本秘不外傳,清代經湛舉、淳智二位高僧進一步補充,日趨完善,編成《少林跌打損傷秘方》,制成木刻板,藏于法堂,但后被火焚。民國年間的貞俊武師善武精醫,撰有《少林醫秘真珠囊》,少林寺第三十六世住持德禪法師,自幼拜貞俊師父習武,學醫,勤修苦讀,博采眾方,醫德高尚,濟世救人,將自己六、七十年的臨床經驗,總結的方藥及寺院醫僧的驗方、秘方、單方融為一爐,編寫成《少林寺秘方集錦》,從中可窺見少林寺傷科的源流、發展。
(少林藥局供稿)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