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日期:2025-04-28
問:什么是六波羅蜜?
答: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六種就叫六波羅蜜,也叫六度。這六度是菩薩萬行的綱領。
問:請略解說六波羅蜜的內容和意義。
答:根據佛陀的教導,修學菩薩行的佛弟子,不但不貪求分外的財物,還要以自己的財法施給別人,這叫布施;
一切損害別人不道德的行為嚴禁去做,這叫持戒;
不對他人起嗔害心,有人前來嗔害惱我,應說明情況,要忍辱原諒,這叫忍辱;
應該做的事情要精勤努力去作,這叫精進;
排除雜念,鍛練意志,一心利益眾生,就叫靜慮;
廣泛研習世出世間一切學問和技術,就叫智慧。
這六種法門通常也叫作六度。這六件事做到究竟圓滿就叫波羅蜜,波羅蜜意為事究竟,也叫到彼岸,古譯為度。
佛陀叫弟子依這六波羅蜜為行動準則以自利利人,就叫菩薩行。
菩薩以此六波羅蜜作為舟航,在無常變化的生死苦海中自度度人,功行圓滿,直達涅槃彼岸,名為成佛。
菩薩成佛即是得大解脫、得大自在,永遠常樂我凈。這就是大乘佛教菩薩行的最后結果。
菩薩成佛之前,學佛度眾生,以度眾生為修行佛道的中心課題,成佛之后還是永遠地在度眾生,這就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
菩薩行的人間佛教的意義在于:果真人人能夠學菩薩行,行菩薩道,且不說今后成佛不成佛,就是在當前使人們能夠自覺地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行,積極地建設起助人為樂的精神文明,也是有益于國家社會的,何況以此凈化世間,建設人間凈土!
(來源:《佛教常識問答》趙樸初)
分享到: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