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剧场-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导航-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www.djsdh.xyz

皈依后就萬事大吉?還是應該做些什么

發布日期:2025-04-21

字體大小:

皈依,是在三寶的見證下自誓皈依佛、法、僧,正式成為一名佛弟子。由此,獲得三世諸佛及祖師大德代代傳承而來的“皈依體”。

學佛所言,行佛所行。開啟全新的生命階段。

參加完皈依儀式,是否就萬事大吉、直接躺贏?還是應該做些什么?我們一起來了解:

何為“皈依學處”?

所謂“皈依學處”,顧名思義指修學之處,即皈依后需要修習的科目、受持的戒律、行為準則。

如果將皈依儀式,比作學生在某學校的入學儀式,從此獲得學籍,正式成為這所學校的學生。那么,學處就好比入學后須遵守的校紀校規。不同的是,違反校規會有老師談話、學校處理,而學處主要靠自我監督、自覺遵守。違犯學處若不懺悔、對治,就意味著主動舍棄皈依體,失去佛弟子身份。即使皈依證在手,也是名不副實。

由此可見,了解并遵守皈依學處,對佛弟子來說至關重要。

微信圖片_20250421094511.jpg

“皈依學處”有哪些?

皈依后的學處,包括“遮止學處”、“奉行學處”及“共同學處”三大類:

遮止學處

一、決不皈依邪魔外道

二、決不皈依外道典籍

三、決不皈依外道邪眾

遮止學處,即皈依后不應做的行為。總的原則是,決不隨順不信、毀謗三寶的行為。否則,立即失去皈依體。

需要正確理解的是,不隨順、遮止,不等于排斥、對立、蔑視、逃避,而是尊重他人緣起和選擇的同時,自己從內心到言行都堅定,決不以三寶之外的對象,作為皈依處。

決不皈依邪魔外道

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圓滿悲智為究竟,相應的,決不以其他宗教或民間信仰所信奉的鬼神,作為生命的依怙。

決不皈依外道典籍

堅信諸佛所證、所說之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信受奉行,相應的,遮止一切傷害眾生的行為。

決不皈依外道邪眾

皈依僧,以賢圣僧與和合僧團為修行助伴。相應的,決不皈依任何外道或者其他宗教的信仰者。

奉行學處

恭敬三寶

奉行學處,即皈依后應當做的行為,即恭敬三寶。

首先要明白,恭敬三寶是我們自身修行的需要。民間有句俗語:“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似乎佛菩薩出于自身需求,而要世人崇拜、恭敬、供養他們。這真是“以凡夫之心,度圣者之腹”!

事實上,諸佛世尊已徹底斷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悲智圓滿,得大自在,并且平等慈悲一切眾生。無論毀譽,都如如不動。之所以要恭敬三寶,是因為恭敬之心能讓我們內心迅速得到凈化,對三寶徹底敞開心扉,納受純凈的佛法智慧,來改善自身生命。

就像同樣一句忠告,從我們尊敬、欽佩的人口中說出來,會被奉為圭臬;但若出自被蔑視、不屑的人之口,即使再有道理,也不會被當一回事,甚至嗤之以鼻。因此,一定要搞清楚,恭敬三寶是我們自己修福、修慧的需要。

正確認識“恭敬三寶”的意義和作用后,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踐行,包括敬佛、敬法、敬僧。

敬佛

即使對待泥塑、木雕的佛像,也應視為真佛一般恭敬,不妄加評論;不將佛像作為裝飾品、工藝品隨處擺放。

敬法

將經典視為佛的法身;聞法時,專注聆聽,不可當作背景音或催眠曲;聞法后,反復思惟領會、依教奉行。

敬僧

恭敬出家人,親近道場、護持道場、守護口業,不妄加批判,說僧過惡,傳人我是非。莫要因一時誤解和沖動,種下毀謗三寶的重業,障礙自身修行和解脫。

共同學處

共同學處,是指對三寶必須奉行的基本行為準則。

隨念功德

經常憶念佛、法、僧三寶的無量功德。佛陀具足圓滿斷德,止息一切無明煩惱惡業;圓滿智德,了知宇宙人生實相,沒有絲毫不明之處;圓滿悲德,為眾生開示解脫涅槃之道,平等救拔一切眾生。不僅自己內心生皈依之心,也默默回向祝福一切眾生皈依三寶、發菩提心、究竟圓滿。

勤行供養

經常憶念三寶對眾生的大恩,勤行供養。可依自身情況,每日以清凈虔誠之心于佛前供水,或香、花、燈等。此外,在受用飯食前也可先供養,合掌心中念誦:

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愿斷一切惡,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如此不僅獲福無量,更能提起正念,時常與三寶相應,增上修行。

隨念大悲

諸佛菩薩以大悲心為體。常念大悲,便是常念諸佛菩薩,不僅能得到他們的慈悲護佑,更是向他們學習慈悲、智慧的品質,以種種方便利益眾生、接引眾生。

啟白三寶

每天出門或做一件事前,都可以恭敬合掌啟白三寶加持。如果遇到困難,同樣可以向三寶求助。三寶就是我們最強有力的后盾!

勤修皈依

皈依是需要數數修習的,不是靠一次儀式就完成。在朝暮課誦中,都可以念《凈行品》中的這段發愿文來修習:

自歸依佛,當愿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歸依法,當愿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依僧,當愿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守護不舍

皈依之后,應堅定守護皈依體。守護皈依體,就是守護法身慧命。此外,切莫將外道與三寶功德相提并論,認為本質相同、殊途同歸或大同小異。這樣的觀念會使我們舍棄皈依。

法喜充滿

以上便是皈依后的學處,愿已皈依、今皈依、當皈依的每一位佛弟子,都能清楚了解學處的意義和內涵,如法守護皈依體,精進修行,早日圓滿菩提,完成最究竟的皈依——成佛。

(來源:青島觀音寺)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