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2-05
《金剛經》教導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要執著外相,而忘了關照自己的心。 今天佛七圓滿,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幾樣事情需要和大家講一講,回家以后你們好注意到。 一、回去以后要精進念佛 在家里修的那種精進和在寺院打佛七的精進不一樣。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進,回去以后,當以平常心為精進。每天規定自己念多少萬聲佛號,一定要把它念完。
念佛的時間,念佛的數目,必須有增無減。
總而言之,要度量自已的時間,自己的能力,不可以一曝十寒,不可像隔日的精進。隔日就是擺架子,熱起來的時候,八個電風扇吹,還是發燒;冷起來的時候,蓋著八條棉被還冷得發抖。
有人念佛也是這樣,高興的時候,恨不得一天念十萬聲;要是不高興了,半年十個月不念一聲佛。這種精進沒有用。
所以要以平常心為精進。回去以后,不要忘記念佛,要精進念佛。
二、大家要知道隨緣修
在此地是坐著修,站著修,回去以后應該隨緣而修。
坐著也念佛,站著也念佛,走著也念佛;忙的時候念佛,閑著也念佛,站著也念佛,走著也念佛;忙的時候念佛,閑的時候也念佛;樂的時候不忘記念佛,苦的時候也不忘記念佛。就這樣隨緣而修。
甚而言之,睡在床上,心中還是默默念佛;吃飯的時候,也不妨默默心中念佛。念佛出聲不出聲都是一樣的,主要在于調心,不能調心,念佛沒有用;能夠調心的話,怎么都有用。
要知道,一切唯心造,不要忘記你那個念佛心。抓住了這一要領,就容易修,容易進步,可以隨緣而修了。
三、一心念佛 不求瑞相
大家精進念佛或者會有境界出現,如果見到佛,見到菩薩,見到西方境界,不要和別人說。
佛法講求中道,我們可以頂禮贊嘆應現的瑞相,但切勿因此沾沾自喜或者當成一種談資。
平時在念佛打坐中偶爾有了感應,那也是“境來不拒,境去不留”,不要執著于還想再次得到感應。
因為人一旦對什么東西產生執著,就成了障礙。念佛時不可執著于求見瑞相。在心理受到刺激、頭腦過分勞累或迫切期待、追求靈驗的情況下,很容易因心神恍惚而產生幻象。
輕者成為神經質,嚴重則成狂亂的魔障。太過急于企求感應,也可能會由于知見不正、心態不清而引來魔擾。
要是沒見到,去說假話,罪更重,因為那是大妄語。所以善導和尚說,見佛,見菩薩,見西方境界,只宜自知,不可向別人說。
佛說取涅槃的時候可以對別人說,我某年某月見佛見菩薩見西方境,說過以后就馬上取涅槃。所以大家應記住,不可拿它當好玩一樣,隨便談說。
千萬不要起一種好勝之心,賣弄自己得境界,說我見到什么,我看到什么。要知道,說了你會得罪,罪很重。
或者你說是別人見到的,你這沒有過錯。假使有人快命終了,他自己不說見到什么境界,你應該問他,見到什么境界了沒有?若是他說,我見餓鬼境界,見冤家現前,或者見地獄相現前,那個時候,大家應趕緊替他助念。
助念到什么時候呢?助念到這種境惡境界消滅了才停止。這可使他不墮惡道。不然的話,這個人十之八九要墮惡道。所以大家應發心給別人助念,功德無量。
回家去念佛須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因時間有限,現在只提出這三項。請大家注意。
希望大家捍勞忍苦。所謂捍勞忍苦就是勇猛精進。有很多人誤會捍勞忍苦的意思,那是他自己找苦吃,那不是修道。捍勞忍苦是精進不怕勞苦,換句話說,就是精進不懈的意思。
有很多人錯會了,他跑到高山里頭去自己找苦吃,那不是修道啊!佛說過,如果吃苦可以得道的話,那地獄眾生最苦,應該都成佛了啊;所以捍勞忍苦是精進修道的意思,不是教你去自討苦吃。
(來源:彼岸寺)
分享到:
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