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1-10
舍利????
《金光明經·舍身品》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是舍利者,乃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熏。”所以后世起塔供養舍利,能得無量福報。
舍利華言骨身、遺骨,通常指佛陀的遺骨,而稱佛骨、佛舍利,后來也指高僧死后焚燒所遺之骨頭。
我們一般人的骨灰燒出來的是灰白色,而佛陀的舍利有三種顏色,白色的骨舍利,黑色的發舍利,赤色的肉舍利。佛舍利十分堅固,佛弟子如諸大菩薩阿羅漢的話,顏色同佛而堅固不及。
通常舍利是骨片、骨塊,其形狀、大小不一,質地堅硬而細致;我國多尊奉舍利子,也就是舍利中的珠狀堅固微粒,如《釋氏要覽》記載:“釋迦既卒,弟子阿難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瑩堅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此外,還有舍利花,為圓形、菱形、奇形等羅網狀結構,似花令人驚嘆。
舍利除了遺體焚燒之后,還可以感得。據《佛祖統記》記載:
“康居國沙門康僧會來吳國,人初見咸驚異之。吳主曰,是漢明所夢佛神之遺風乎?乃召問之。會曰,如來遷化已逾千載,靈骨舍利神應無方。吳主曰,舍利可得當為立塔,若其無驗國有常刑。
會謂其徒曰,大法廢興在此一舉。當潔齋以懇求,七日無驗展至三七日,眾且懼。忽鏗然有聲,視瓶中舍利五色,吳主自執瓶瀉銅盤中,盤即破裂,火燒鎚擊一無所損。因起浮圖置建初寺,名其地曰佛陀里。”
吳孫權時,康僧會與弟子們,虔誠祈求,竟然于空瓶中感應得到彩色舍利子。
《廣弘名集》:“鄮縣塔者,西晉太康二年沙門慧達感從地出。”西晉慧達(俗名劉薩何)在鄮縣祈求,為開俗福,舍利與塔從地涌出來。
正如《法華經》所講:“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佛留下舍利,讓眾生起塔供養禮拜,是為了讓眾生生起渴仰之心,睹舍利而思見佛,由此而勇猛精進地修行。
再者,佛及弟子的舍利普遍受到后世佛教徒的恭敬供奉,除了國人“慎終追遠”的習俗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佛及弟子,借假修真,曾依遺體,熏修善法,長養菩提心及悲智等功德,化導一方,臻于至圣,所以供奉舍利,功德無量。
(來源:福州崇福寺)
分享到:
熱點資訊